門神

 

「畫虎爛」這個名詞,本來的用詞是一句通俗的話,因口誤的關係,以致變成低俗的用語。有感於民間「畫虎爛」詞源的版本相當多,提出下列故事供各位參考!

 

 

自從明朝鄭成功來台後,陸續引進閩南、客家、潮汕移民來台。

當年橫渡黑水溝的風險,以及台灣人生地不熟,為了安住心靈的恐懼感,就從大陸帶來儒、道、釋宗教信仰。從此除了原住民的宗教信仰外,又增添了多元化的宗教信仰!

早期來台灣的移民所祭拜的神明,因環境、經濟方面的困難,大多數神的都供奉在民宅朝拜,有的更簡單,例如:土地公,可能都是由幾塊石頭疊成的。

一般廟宇建築,幾乎都很簡樸,經濟較好的廟宇,多數是由地方角頭居民所集資,或是由地方上有財力的家族所捐獻。

廟宇建築多數簡單為主,也沒那麼多閒錢,不像現在貼金箔,搞得金壁輝煌,或是以木雕、石雕,裝置整個廟身。當時最節省的方法,是以彩繪裝飾廟宇,所以過去有句俗語「話仙」,意思是閒聊,其實是取在廟內牆壁「畫仙」的諧音。

門神

過去廟宇彩繪畫師,所學習彩繪手法對象,大多以三國時期曹不興、唐朝時期吳道子這兩位畫聖手法,所以有句話叫作「吳帶當風、曹衣出水」,這語意是形容出自兩位畫聖手筆,所畫出的作品活靈活現。

畫作過程中,有謂:

畫樹難畫柳
畫人難畫手
畫獸難畫狗

形容繪製這些主題的困難度所在。

那什麼最好畫? 「鬼」最好畫,因為沒人見過,見過的人也嚇得忘了,所以怎麼畫怎麼像。

那什麼最難畫? 老虎最難畫,因為老虎不可能當 Model,看到老虎,人就趕快跑掉,不然就被老虎給吃掉,怎麼畫得成?所以畫虎最困難!畫虎難!

後來的人,在形容有些人在講些不可能的事,都會笑稱「畫虎難」。

因為閩南話發音,很多人傳出口誤,變成了「畫虎爛」,這有點差了十萬八千里了。想想,「畫虎爛」和「不可能的事」,有何關連?是「畫虎難」才對。

請記得全文,很有意思。

吳帶當風 曹衣出水
畫樹難畫柳
畫人難畫手
畫獸難畫狗

畫鬼容易畫虎難

 

過去因為教育不普及,不識字的人很多,寺廟是個精神信仰中心,一般人來到寺廟拜拜,順便聽聽廟方講述一些寺廟文化,歷史故事,這也不失為一種求知識的好途徑。

現在社會上所流傳的民間俗語,很多都是由寺廟衍生出來的。如「眉角」、「白目」、「回頭是岸」等等。

因有很多人誤導,加上寺廟文化又乏人妥善詮釋,所以很多用語就一錯再錯,以致鬧出很多笑話,下回有空再聊聊寺廟故事!

門神

 

 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廟宇文化 話虎爛 畫虎爛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仙仔 的頭像
    仙仔

    仙仔的宗教生活

    仙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