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 東港東隆宮迎王
「神與鬼存在嗎?」這是個很多人有興趣了解的議題。
▲ 東隆宮黃金牌樓
東港東隆宮三年一科迎王,熱鬧非凡,一般民衆到東港參與迎王活動時,多是著重在看繞境活動,陣頭表演,王船精美,多數人不知道在送王前一天晚上,有個很重要的儀式「放告」,讓一些孤魂野鬼可前來向大千歲投訴冤情。
神明四處巡按,鬼魂到處飄蕩。凡人受到委屈可至法院提告,鬼受到委屈要去哪裡申告?東港東隆宮黃金牌樓上的匾額,「風、調、雨、順」,風為何少一點?有許多人很想了解其中故事的由來。
今天就以這兩件事,來聊聊神與鬼之間的關連,神明界和幽冥界的故事。
一般宮廟在建廟完工落成後,會辦個入火儀式,也就是俗稱入廟。在入火儀式裡,有個收內外煞的科儀,會將廟內不好的東西收拾,以油鍋押往外方,俗稱「浮油淨境」。並會以五顆鵝卵石,畫上五方石頭符安置於廟身外部的東、南、西、北、中五個方位。
▲ 「浮油淨境」科儀
▲ 鎮煞之五方石頭符
另外在廟內四個方位(東、南、西、北),安放「天羅」,顏色為青、紅、白、黑;中央神明座位上為黃色是「地網」,俗稱「天羅地網」。
「天羅地網」一般為設置剪刀、鏡、尺符,「天羅」為剪刀向上,「地網」則為剪刀向下。「地網」煞氣很重,所以剪刀向下,神明功力要好,才能鎮得住煞氣。廟宇在裡外做好鎮煞週延工作,所以幽冥界無法進入廟內。這就是我們常聽說的「內神與外鬼」,神明在廟界內,鬼在外。
▲ 高雄後驛臨水宮「天羅地網」
宮廟押煞除了廟身外部安放五方石頭符、廟內安放「天羅地網」之外,有些宮廟還會在廟的附近,建「五營」。有的比較簡單,就安置一支青竹符,來防制鬼煞。
▲ 五營(高雄七賢橋邊)
▲ 五營(高雄前金巷弄)
▲ 青竹符(高雄五福路,和平路口)
▲ 大營(東港鎮海宮)
▲ 五營(高雄前金大樓旁)
東港東隆宮三年一科迎王,每科大千歲來巡視東港地區時,會在送王前一天晚上舉行「放告」儀式,讓一些受到委屈的幽魂前來申告,請求大千歲來主持公道,過程十分神秘,而且氣氛非常詭異。
▲ 東隆宮「放告」科儀
▲ 附身於班頭
東港東隆宮前精緻的黃金大牌樓,正面題有「風、調、雨 、順」四個大字。這四個字的涵意,是指在道教裡的宮廟護法天神系列,正門由四大金剛擔任,風、調、雨、順就是由封神榜裡面魔家四將,魔禮青、魔禮海、魔禮紅、魔禮壽擔任四大金剛。
「風」魔禮青持青光寶劍,取「劍風」之意。
「調」魔禮海持玉面琵琶。
「雨」魔禮紅持混元珠傘。
「順」魔禮壽持紫金雕龍。龍頭蛇身的「紫金雕龍」由蛇變成龍,意味著「順」,此位天神腳踏彩雲。
在牌樓裡,由木雕和石雕造型搭配,亦有風調雨順四位天神。
黃金牌樓因長期受到日晒雨淋,所以約每十年須整修一次,在前幾年整修時,發生一個很怪的天候現象:師傅在風和日麗之下,正準備安裝風、調、雨、順四大字時,突然刮起一陣大風,將牌樓正中央寶塔打下來,「風」字裡頭的其中一點,也不知跑到哪裡去了。
▲ 牌樓寶塔被風吹落
現在鷹架已拆除,「風」裡的那一點,只有等下回整修再裝回去了。
▲ 整修好的牌樓
在神、鬼之間的互動裡,有很多玄疑的故事。神、鬼為了保持互相尊重,所以就會衍生如設置「天羅地網」五方石頭符、安置五營、四大金剛等來畫分神鬼界限,使內神、外鬼雙方互不侵犯。
目前在台灣有很多地方有在辦觀落陰活動,而陰魂受到委屈想向神明投訴告陰狀,此一「放告」儀式可能只有東港東隆宮迎王活動時才有。
明年辛丑年又逢東隆宮三年一科迎王,屆時又有機會看到「放告」科儀。如對神明和幽冥界的互動有興趣的信衆,千萬別錯過這個機會。神、鬼的交流,如果人在現場體會更能深切了解,很多神話故事,常聽別人論述,不如自己體驗當中感受。
今天就聊到此,下回見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