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州王船駐駕台北市政府廣場

目前在台灣所有的迎王活動,可能屬屏東三大迎王(東港,小琉球,南州)規模最大,參與人數最多。

當迎王時,都會看到一艘造型精美、彩繪華麗的王船,在送王時化掉,結束整個活動。

很多信眾很想了解,迎王為何要費盡心神建造王船,又為何要在儀式結束時化掉?今天就來談談這兩個有趣的問題。

 

道教的法會,多數引據自「道德經」。道德經被認為是道教思想的總綱。其中提倡無為而治。自然規律、内省自律等思想,廣泛應用於道教的修行和生活方式,意味著人與自然的相互作用和互相影響。

以普渡和迎王這兩種習俗和信仰來說,背後蘊含的自然法則: 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 有陰必有陽,有水必有火,有來必有去,有神必有鬼。(編註:延伸閱讀——《有山就有水 有神必有鬼》

普渡時,通常多會放水燈,指引方向,迎接地獄界的好兄弟。

迎王時,多數會在送王時,以王船送神明回天界。

火向上燃燒,水往下淌流。以火將王船化掉,回天界,是以自然法則來形成科儀。

南州王船駐駕台北市政府廣場

▲ 南州王船在台北市政府廣場

迎王送王時為何要造王船?因為迎王時不只是只有大千歲降臨,隨行還有幾位王爺以及眾多兵馬。送王時,信眾多會求請大千歲在離開時,順便將信眾的一些厄運送上王船一併帶走,幫忙解除厄運。

王船是回天界載容量較大的交通工具,才能容納眾多兵馬,及信眾們的厄運。總言之,迎王不僅是一個宗教活動,也是一個社會盛事,所有信眾參與其中,投入情感交流。透過迎王信仰,能給信眾帶來平安和安慰,讓信眾在生活中充滿信心和勇氣,度過所有的困難和挑戰,讓信眾們迎接更美好的明天,共同感受神明的慈愛和恩典。

香港海上仿古帆船

▲ 香港海上仿古帆船

南州王船駐駕台北市政府廣場

▲ 南州王船在台北市政府廣場

王船最重要的任務是將信眾的厄運帶走。所以在送王時可看到人手一柱香,持香的用意不是隨香(編註:「隨香」係指信眾在進香活動中跟著神明走動的行為),持香的用意是怕有船上要帶走的厄運纏身 。

在海邊可看到有很多解厄的用品,例如替身木偶等等,準備和王船一併化掉帶走厄運。送王時火一點燃,本地人幾乎都會馬上離開,以遠離厄運。在送王時點火仍留下來觀禮的人群,多數是外地人及一些攝影人員。

今天就聊到此,希望各位參與迎王活動的信眾能了解,下回見了!

 

王爺為何踏小鬼?有些宮廟供奉的神像有「王爺踏小鬼」,用意各有不同,下回先介紹高雄鹽埕埔沙多宮「王爺踏小鬼」的故事。

雷府千歲,王爺踏小鬼

范府千歲,王爺踏小鬼

高雄市鹽埕沙多宮

 

-

首圖為南州王船在台北市政府廣場。

 
 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迎王 王船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仙仔 的頭像
    仙仔

    仙仔的宗教生活

    仙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