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 高雄大港福德祠
在台灣,最多的寺廟可能就是土地公廟,有所謂的「田頭田尾土地公」。一般的老百姓多會拜土地公,你知道以前皇帝是拜哪裡的土地公嗎?
在紫禁城裡有一個重要的大門「天安門」,歷代帝王多會稱自己是「受命於天」,將自己比喻為天子。明朝永樂皇帝建造紫禁城時,就以八字真言「承天啓運,受命於天」將此門取為「承天門」。鄭成功來台時期,也是延續明朝法統,將台南赤崁樓取名為「承天府」。
清朝入關後,不接受明朝法統,所以將「承天門」之八字真言,修改為「受命於天,安邦治民」,將「承天門」改為「天安門」,這就是「天安門」的由來。
▲ 台南赤崁樓
在「天安門」後面有兩座重要建築物,以古制建築「左祖」、「右社」的概念建造,左邊是太廟,右邊是社稷壇。
- 太廟:古代皇帝宗廟,皇家祖廟,明清兩代,供奉皇族祖先牌位。
- 社稷壇:明请兩代皇帝,祭拜社稷之神的所在。「社」是土地,「稷」是五穀,「社稷之神」也就是土地神(五穀神)。
有道是「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」。春天萌生,夏天滋長,秋天收穫,冬天儲藏。明清兩氏皇帝,都會在春、秋二季時,去社稷壇祭拜社稷神,祈求五穀豐收,風調雨順,國泰民安。
通常過去帝制時期,皇帝拜神地點,總是會和民間有所區別——民間祭天拜天公廟,皇帝祭天拜天壇;民間拜土地公,皇帝拜社稷壇。
▲ 太廟(盧昱瑞手繪)
▲ 社稷壇(盧昱瑞手繪)
在台灣早期農業社會形態時,土地公是地方鄉里的神明,主要是護佑地方五穀豐收、四境平安。
客家人多稱土地公為「伯公」,廟宇規模不會很大,有些可能以幾片石板搭蓋成廟。現在因經濟繁榮,有很多土地公廟蓋的富麗堂皇,規模很大,有些還會辦借發財金活動,收入都很可觀。
在台灣一般人對土地公的認識,多數人差不多都很了解。兩岸開放後,中國人士來台機會變多,現也受到台灣的影響,土地公文化現也開始改變。
過去中國的土地公廟和台灣早期的土地公廟一樣,都是很簡單小小一間,名稱也都稱呼土地公。1978 年中國改革開放,經濟漸漸改善,民間信仰有些受到台灣的影響,於 2007 年在廈門湖里區仙岳山奠基,蓋起中國最大土地公廟,土地公也正名為「福德正神」。
廈門市面積約 1,912 平方公里,人口約 430 萬,分為廈門島及廈門島外,一般台灣人所稱廈門,通常是指廈門島,廈門島面積約 135 平方公里,人口約 230 萬,比台北市人口密度還高,面積比金門小一點點。廈門島分「思明區」和「湖里區」兩區,廈門土地公廟就位於湖里區仙岳山,有名的鼓浪嶼即屬思明區管轄。
不知是否巧合,還是受到台灣方面的影響?仙岳山土地公廟整個廟宇建築,及神明,神龕的擺設,有很多地方和台灣廟宇建築及擺設習俗雷同。
仙岳山土地公廟位於仙岳山半山腰上,地方屬於湖里區塘邊社區,所以全名為「廈門塘邊半山土地公廟」,廟落成後,多方面和台灣做交流活動,目前台灣有很多土地公廟會去仙岳山從事進香活動。
▲ 修建中的鳳山仙公廟神龕
海峽兩岸宗教故事很多,其實並没有想像中那麼複雜,只要簡單敘述,多數宗教故事即可理解,目前有不少在台灣做宗教田野調查人士,到了中國幾乎都可變為專家學者,指導中國宗教活動操作技術,可見在宗教方面的了解,還是台灣比較強。
今天就聊到此,下回再聊些各位朋友不知道的簡單又有趣的故事,下回見了!
東港三年一科迎王,為何温府千歲王令及温府千歲轎班人員服裝要用正藍色,正藍色又代表什麼?找個機會聊聊了!
▲ 温府千歲正藍王令
-
特別感謝:盧昱瑞先生授權使用「太廟」與「社稷壇」手繪圖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