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港東隆宮

東港六角頭?很奇怪的題目吧!為何不是東港人熟知的「東港七角頭」?

東港東隆宮三年一科迎王,轟動全國,世界很多國家,在迎王期間都會來做採訪,坊間許多對宗教有興趣的專家、學者,也對東隆宮做了很多報導。

又多年前,文化部(前身為文建會)以國家重要民俗,將東港迎王活動,指定為國家無形資產。現在連廈門的湖里、同安、海滄等地區,以及泉州地區,也陸續仿效台灣辦起迎王活動。

迎王活動海報

明清時期,由閩南地區移民至東港的人員組成,主要為以下四個同鄉會人口:

  • 「同邑同鄉會」(同邑即現今廈門同安)
  • 「晉惠同鄉會」(泉州晉江、惠安)
  • 「南邑同鄉會」(泉州南安)
  • 「霞漳同鄉會」(漳州)

霞漳同鄉會

90729.jpg

晉惠同鄉會

同邑同鄉會

其中「霞漳同鄉會」是因為漳州人在外地的會館,稱為「霞漳會館」,所以稱為「霞漳同鄉會」。

霞漳會館

此四個同鄉會,東港俗稱「四縣份」。居住地點以現在延平路為主軸,分居附近,以地緣、人文因素,取名為六個角頭。

90199.jpg

  1. 延平路前後取名為頂頭角、下頭角
  2. 延平路中段取名為頂中街、下中街
  3. 靠海邊為崙仔頂
  4. 另一角頭因晉江安海地區人士居多,故取名安海街

(晉江安海為台灣龍山寺之祖廟所在地「安海龍山寺」,鄭成功小時候成長之地,安海古地名「安平」。)

89810.jpg

下中街轎班促進會

頂中街轎班促進會

下頭角轎班

安海街轎班協會

清朝年間,海上漂來大批神木,書有「東港溫記」字樣,及一些温王爺事蹟,因而由六角頭人士,同心協力來建立東隆宮,這是早期東隆宮建廟的由來。

此後東隆宮多數活動,包括人力、物力、財務,多由六角頭及四縣份同鄉會負責。早期東隆宮幾乎沒什麼財源收入,因為過去台灣社會捐助風氣不盛。寺廟收入來源除了寺廟整建,金、香販售,及法會有收入,鮮有其他資金來源。

而東隆宮早期金、香收入是由私人收入,廟方拿不到。金、香販賣收入,直到 60 年代才改善,由廟方收入。早期的東隆宮,在沒有財源收入的前提下,根本無能力辦迎王活勳。

在民國 65 年以前,東港迎王是以角頭產生之大總理、副總理以及角頭的全力支持,來辦理迎王活動。

在日據時期以前,東港六角頭,只有四個角頭有角頭廟(頂頭角、下頭角、下中街、安海街),戰後頂中街、崙仔頂才陸續蓋好角頭廟。

東港官方寺廟資料

東港角頭事務,是由轎班會統籌,並不是由角頭廟負責,這是外界很多人對角頭文化的誤解。

 

 

現在四縣份同鄉會,除了負責王爺生日,拜王及演王戲(小編註:王戲即演給神明看的戲曲,會在廟前搭建戲台),平日未與東隆宮一同舉辦活動。

四縣份同鄉會拜王、演王戲的時程大致如下:

  • 農曆 10 月底由同邑同鄉會主辦
  • 農曆 11 月 1 日由晉惠同鄉會主辦
  • 農曆 11 月 2 日南邑同鄉會主辦
  • 農曆 11 月 3 日霞漳同鄉會主辦

同邑同鄉會主辦拜王與演王戲

 

晉惠同鄉會主辦拜王與演王戲

南邑同鄉會主辦拜王與演王戲

 

 

霞漳同鄉會主辦拜王與演王戲

早期生活環境惡劣,人民情緒易生惶恐,因此以科儀迎請大千歲來地方視察,解決一些百姓無法解決的問題,東港地方稱為「迎王」,過去外界誤稱為「燒王船」。

一般宗教用辭,「燒」多用於「陰事」,例如:燒庫錢、燒紙厝、燒紙錢等等。

如用於神界用辭,多半以「化」字解讀,例如:化疏文、化金、化王船等等。

 

東港迎王整個活動,還有很多值得大家解謎的地方。如王船五王旗為何順序顛倒?王令的七種顏色是以何種方式排列,為何變為七角頭等等,有待大家解開謎底。

王船五王旗

今天和大家聊東港四縣份、六角頭,這些快被人遺忘的故事,希望能帶給大家一點回憶!下回見了!

 

 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角頭 迎王 宗教儀式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仙仔 的頭像
    仙仔

    仙仔的宗教生活

    仙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